凯发官网入口-ag凯发k8国际
哲学研究所
凯发官网入口-ag凯发k8国际 > 研究所 > 哲学研究所 > 学术交流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凯发官网入口


反思当今的哲学

——记第
22届世界哲学大会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王玉峰


    2008年7月30日至8月5日,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在韩国首尔召开。我也很荣幸地应邀参加了这一哲学界的盛会。世界哲学大会每5年召开一次,它是世界哲学界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会议。本次大会共有来自102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余名学者参加,主题是“反思当今的哲学”。下面是我在首尔参加会议期间的一些见闻。
    7月30日上午11时,在首尔国立大学(snu)的文化中心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韩国总理seung-soo han,世界哲学团体联合会 (fisp)主席peter kemp,韩国哲学组委会主席李明贤,韩国国家科学院院长tae kil kim,首尔国立大学校长jang-moo lee做了欢迎致辞。
    韩国哲学组委会主席李明贤先生在致辞中说,“本次在首尔举办的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的意义,不仅在于其首次在东方举行,而且更在于它为东方智慧与西方智慧一起正式进入讨论主题而提供了一个平台。只有如此,才能使世界哲学大会更加名副其实。”
    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本次大会共安排了四次全会和五个专题会议,来“反思当今的哲学”。
这四次全会的主题分别是:
   1、反思道德哲学、社会哲学和政治哲学:民主、正义和全球责任。 
   2、反思形而上学和美学:实在、美和生命的意义。 
   3、反思认识论、科技哲学:知识和文化。 
   4、反思哲学史和比较哲学:传统、批判和对话。 
 
    五个专题会议分别是:
    1、冲突和宽容。 
    2、全球化和世界主义。 
    3、生命伦理学、环境伦理学和未来世代。 
    4、传统、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东方和西方的视角。 
    5、韩国的哲学。 
 
    本次大会除了全体会议,专题会议和一些圆桌会议外,主体部分则是由按照不同主题,比如古代哲学、现代哲学、本体论、认识论、社会与政治哲学,儒学等等,而划分成的54个分组会议所组成。在仅为一周的时间内,要进行这么多场会议,无论对于主办方还是与会的学者们而言都是一种挑战。由于很多个组是同时在不同的地点进行的,因此一个人是无法听取所有的报告的。有一些主题是我很感兴趣的,可是由于它们时间的冲突,我不得不做出选择,这实在是一种遗憾。
    8月3日,我在“古代哲学”(ancient philosophy)组作报告,题目是“the justice of the polis and the justice of the soul: a critical analysis on plato’s republic”(城邦的正义与灵魂的正义——对柏拉图《理想国》的一种批判性研究)。我们这组一共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四位发言人作了报告,每位约30分钟,主题都是关于柏拉图的。我们这组的主席是著名的柏拉图专家nicholas smith,他也是那套著名的 “plato:critical assessments”的主编之一。(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著名的古希腊哲学专家姚介厚先生也是本届世界哲学大会“古代哲学”这一分会的主席,但他当时主持的是另外一组。姚先生可谓著作等身,道德文章都是后学们的楷模。大会期间,姚先生也给了后学很多鼓励,我很感激。)
    总的说来,我的报告还是比较成功的。我发言后的提问及讨论也非常热烈。报告结束后,一些国外的学者也纷纷过来祝贺我做了一个很成功的报告。国际柏拉图学会(international plato society)的一位主席,noburu notomi教授也邀请我加入国际柏拉图学会,希望我能成为他们的会员。国际柏拉图学会是一个专门研究柏拉图思想的国际性学术组织,其中聚集了当今国际上一批非常优秀的柏拉图研究专家。我为自己能够被邀请,并成为他们的一员而感到很荣幸。
    大会期间,我还特别去听了“现代哲学”,“本体论”,“社会与政治哲学”等组的一些报告。听国外一些学者们的发言,一些问题我还是很受启发的,感觉真是不虚此行。
    另外,这次大会还专门为韩国,日本,中国大陆,台湾四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院准备了一个“四方论坛”。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一位教授,代表中国大陆的社科院进行了发言,他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中国社科院的发展及主要成果。在四位发言人中,我们中国大陆的发言是非常精彩的,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的这个发言,也体现出了我们泱泱大国风度和强烈的文化自信心。有时候或许只有走出国门,只有通过对比,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自己,我们的文明。“中国”主要不是一个地理性概念,而更加是一个文化概念。这点在和韩国,日本,以及台湾地区的对比中就更加清楚了。也真诚地希望我们学者们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在当今时代,仍然无愧于“中华”这个名字。
 
    这次大会,尽管有102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们参加,可是分布并不均匀。其中,除了东道主韩国外,美国人最多,俄罗斯人,印度人和日本人也有不少参加。令人遗憾地是,英国和德国的许多学者都没有参加,而法国人则来了不少。中国也有许多学者参加,我遇到的最大的两个团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和北师大哲学系,它们分别有10人左右,剩下的则是各地零星几个人参加。香港和台湾地区也有不少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来自各国的学者们在大会上的表现也各不相同,非常有“民族特色”。这次大会的东道主尽管是韩国,可是由于美国人人多势众,所以美国人基本主导了这次大会。一些美国人在会上总是滔滔不绝,尤其是大会提问的时候。一些法国人在演讲时则“手舞足蹈”,动作比思想还夸张。日本人非常讲究礼貌,对所有人都很客气。俄国人尽管来了不少,可是我遇到他们最多的时候是在吃饭和散步时。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些个人印象,或许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会有不同的看法。
    另外,在会议期间,韩国方面为了展示自己悠久璀璨的文明,特意为外国朋友们安排了许多免费的参观展览。在韩国一位教授的陪同下,我和几位朋友也抽空去了一趟他们的“故宫”——“景福宫”,以及顺便参观了一下他们的国家博物馆。途中,我们也路过了南大门,它是韩国的第一号国宝,可是很不幸几个月前被烧掉了,现在只有一张大大的“遗像”挂在那里供行人瞻仰。
    在韩国这几日,我感觉韩国人还是很热情,很好客的。韩国哲学会能举办了这样一场大规模的会议,方方面面的工作也实在是很不容易的,应该感谢他们的辛苦工作。可以说,没有他们的努力,就不会有这次哲学界的盛会。
    最后,我能够参加这次世界哲学大会,还要感谢院领导,科研处,外事处等各位领导的支持,帮助。还需要特别感谢的是我们所长杜丽燕老师,感谢杜老师对学生方方面面的指导和帮助。
 
王玉峰
2008/8/2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