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5—16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举办了“10—19世纪中国制度变迁与社会演进”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会议参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近40人,主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等单位,此外还有德国和日本的学者参加。会议议题是探讨10—19世纪(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制度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演进。
本院满学研究所常越男副研究员参加了此次国际研讨会。常越男提交会议论文《明清交替之际的制度变迁——以朝觐考察制度为例》,并做学术报告。常越男的会议报告,主要探讨明清时期朝觐考察制度的发展演变,包括:朝觐考察在明代的基本规制;清初对朝觐考察的调整;朝觐考察的中止;清代外官“大计”制度的确立。文章认为,明清交替之际的制度变迁,既有外力的干预,也是制度本身发展所致。清代的朝觐考察,经历了对明制的照搬、调整、摒弃的过程。清代制度对明制的发展,更多的在于制度的精简化、提高实效性等方面,同时君主在制度运转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是被充分关注的。其报告和文章获大会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