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发官网入口-ag凯发k8国际
凯发官网入口-ag凯发k8国际 > 学者介绍 > 骨干人才 > 研究员 > 2010年 > 施昌奎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凯发官网入口

首都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化体系
一、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形势严峻
与世界城市相比,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形势不容乐观。一是管理理念跟不上世界城市飞速发展节奏,世界城市精细化管理越来越倾向于运用标准化,目前主要集中在垃圾处理、空气与污水治理、能源管理、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等方面,特别是大气污染治理和道路交通治理是目前的重中之重。二是全面深化改革对巨型城市管理提出新要求。三是城市发展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城市精细化管理面临着难度与成本“双升”的新挑战。
二、城市精细化管理“北京模式”的构建
北京目前的标准体系制定和完善相对滞后,难以支撑和满足城市精细化管理需要,标准执行效果也不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构建“北京模式”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一)“北京模式”内涵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北京模式”,就是以标准化为切入视角,以标准体系为具体形式,以法律法规为实施保障,以社会共治为行动指南,通过标准化的方式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北京模式的运行主要以内外压力为动力机制,以首都标准化委员会为管理机制,以政府主导和社会共治为运行机制,以政府绩效考核和社会参与为监督机制,这四个机制的有机结合推动北京模式的正常运转。
(二)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化领域
标准化领域的选择主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当前城市管理中社会关注与领导重视的焦点问题,二是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应该且能够开展标准化工作的领域。综合考虑以上两点,我们确定的标准化领域包括:市政市容、公共安全、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应急管理、城市生态6大领域。
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编制工作,应该由首标委统一协调,市质监局组织实施,有关委办局协同其他相关单位具体负责编制,完成后由市质监局统一发布并监督实施。
1)市政市容主要包括环境卫生、能源供给、市政设施、城管执法四大类别。
2)公共安全主要包括治安、交通、消防、食品药品安全、生产安全、公共信息、安全防范、刑事侦查、装备人员八大类别。
3)城市交通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服务三大类别。
4)城市环境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弃物及其他污染物四大类别。其中,大气污染物中pm2.5的形势严峻,是城市环境领域子标准体系的关键。
5)应急管理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突出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别。
6)城市生态主要包括园林绿化和水资源两大部分。
(三)重点领域。
主要集中于北京城市管理的棘手问题,包括pm2.5治理,交通拥堵和居民安全等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化重点领域
序号
领域
涉及类别或事项
标准化工作重点
基础保障类
(10项)
先进引领类
(10项)
1
市政市容
垃圾与水务
垃圾处理
垃圾分类
污水处理
节水利用
2
公共安全
交通、防范、消防与信息
交通运输安全
安防监控
消防安全
信息安全
3
城市交通
基础设施
轨道交通
导向系统
4
城市环境
大气治理
(pm2.5)
汽车尾气
油品品质
清洁能源
电动汽车
施工扬尘
道路遗撒
5
应急管理
自然灾害
排洪排涝
应急预案
6
城市生态
园林绿化
园林绿地养护
湿地保护
 
三、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建设的政策与措施
(一)建立由首标委统筹协调的标准化工作机制
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标准化工作需要政府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首都标准化委员会作为市政府的议事协调机构,负责统筹、推进、督查;市质监局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和绩效评价。具体编制任务由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同完成。
(二)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共治的标准体系建设推进机制
一要强化标准化体系建设过程的流程监控。有计划、分步骤、按领域推进全市标准化制订、推行、宣贯、评估和修订工作。二要开展标准试点示范工作。三要组织标准重大专项。重大专项可选择“pm2.5专项”。

(三)完善首都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化体系的保障机制

第一,绩效考核保障。将相应职责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范畴,并赋予一定分值。
第二,社会参与保障。社会组织和公民广泛参与到标准体系建设的全过程,形成政府主导和社会共治的局面。
第三,体制机制保障。一是由首标委统筹协调,市质监局具体组织;二是由市政府以法律、法规、条例、文件等形式强力推行;三是搭建一个协助各部分相互沟通与协调的信息共享平台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查询平台。
第四,人才建设保障。(1)引进标准化领军人才。(2)在城市管理各领域中培养标准化专业人才。(3)加强基层工作人员的培训。(4)在党校的培训教材中将标准化课程列入必修课。
第五、资金经费保障。(1)非公益性标准由企业以自投资金为主的形式完成。(2)公益性标准应该大力发挥公共财政导向作用,设立北京城市精细化管理标准体系专项资金。(3)逐步建立标准化工作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4)建立资金使用评价体系,开展针对资金使用的绩效考核。
第六,法律法规保障。(1)认真贯彻国家标准化法律法规。(2)加快制定和修订配套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3)完善《北京市地方标准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地方标准的统一管理。(4)以法律、法规、条例和文件等形式强化标准的实施力度,保障标准的实施与推行。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