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精神文明 防青少年犯罪——关于当前我省青少年犯罪的调查与思考》,《综合治理大观》1996年第12期。
(2)《妇女问题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政坛女性分析〉》,书评,《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第3期。
(3)《论转型时期的社会收入分配差距问题》,《社会科学辑刊》1996年增刊。
(4)《谈“科教兴省”战略与辽宁经济振兴》,《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7年第2期,获辽宁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5)《生活海洋里的救生圈——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变迁》,《精神文明建设》1997年第8期。
(6)《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城市贫困层研究》,收入《21世纪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社会学的历史使命》文集,辽宁人民出版社1997年出版。
(7)《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出路》,综述,《辽宁日报》1998.2.11。
(8)《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实践背景》,《辽宁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获辽宁省直属机关纪念五四运动80周年征文一等奖。
(9)《论实施再就业工程中社会环境的创设与优化》,《社会科学辑刊》1998年专辑,获1998年度辽宁社会科学院优秀成果论文类二等奖。
(10)《小城镇持续发展的方略构想》,收入北方文化丛书《文化:在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坐标上》,白山出版社1999年版。
(11)《辽宁、湖北等五省市下岗失业情况的调查》,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999年中国社会蓝皮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12)《转型时期工人群体不安定因素的社会控制》,《探索与决策》2002年第1期。
(13)《我国转型期社会稳定风险的防范》,《思想政治工作月刊》2002年第9期。
(14)《世纪观察——十二个村庄15年发展变化样本分析》,沈阳出版社2003年12月。
(15)《在变革中崛起——辽宁90年代改革发展实践的理性思考》第十二章:《改革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辽宁人民出版2001年版。
(16)2004年,在瑞典歌德堡大学参加了第三届北欧发展经济学国际会议,交流和发表了参会论文:“the challenge of unemployment and the social-economic policies of anti-unemployment in china’s social transition”。
(17)《当前辽宁振兴过程中坚持就业优先、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建议》,《辽宁振兴策论》,科学出版社2005年3月。
(18)《在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构建和谐社会》,《辽宁日报》(理论版),2005年10月8日。
(19)英文论文:"social change in rural china and the emergence of chinese farmers' modernity", conference paper for the 4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and 8th european conference on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yiwu, zhejiang province, china. august 31-septemebr 2, 2006.
(20)《社会和谐稳定面临的障碍与制度建设》,《社会和谐与社会稳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
(21)《瑞典的社会救助制度》,《国外社会科学前沿》,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年。
(22)《全国第七次私营企业抽样调查数据及分析》(合著研究报告),中国私营经济年鉴,2007,中国致公出版社。
(23)《现阶段北京市私营企业主状况调查》,《中国首都社会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24)《国外社会救助的实践经验和中国社会救助的未来发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年第四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保障》全文转载,获得北京市社会科学院2007年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
(25)《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研究》,《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第六期。
(26)《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北京改革开放30年研究》第九章,北京出版社2008年12月。
(27)《北京私营经济的新发展和私营企业主群体的新特征》,《首都社会发展报告》,2008。
(28)《当前北京私营企业主群体特征和发展诉求分析》,2009年首都社会发展报告。
(29)《当前北京私营企业主群体特征和发展诉求分析》,2008-2009年北京社会发展报告。
(30)《北京民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北京经济发展报告,2009年。
(31)《社会变革过程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研究》,《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12。
(32)《德国中国学研究的当代转型和未来发展趋向》,《国外社会科学》2012年第2期。
(33)英文论文:《social origin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of chinese private entrepreneurs in beijing》,发表在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复旦人文社会科学论丛》(英文刊)2010年6期。
(34)《<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时代特色和实践意义》,《中国社会报》2014年6月30日第二版。
(35)a comparison of social assistance in china and sweden(《中国和瑞典社会救助的比较》),英国routledge出版社出版的国际英文学术期刊china journal of social work(国际英文学术期刊《中国社会工作期刊》,2013年第六期。)合著英文学术论文。
(36)《中国低保制度的变迁发展和模式塑造——21世纪以来中国城乡低保制度的社会变迁》,《当代中国社会救助制度:比较与借鉴》,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37)《中国低保制度的变迁发展和模式塑造》,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2013年第6期。
(38)《公平可持续发展的德国经验研究——社会市场经济下德国福利制度改革的背景、理念和思考》,中共中央编译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4期。(核心期刊)合著学术论文。
(40)《国际视野和大众创业时代的中国女性创业》,《中国妇女报》2016年3月1日。
(41)《论中国社会救助管理的法治化》,《辽宁大学学报(哲社版)》2015年第2期。
(42)《中欧社会救助制度比较研究》,《中国社会救助:制度运行与理论探索 》,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
(43)《法治化进程中中国城市低保标准管理的政策取向》,《长白学刊》(核心期刊)2016年第六期。
(44)《市场化改革和性别视野下的中国女性创业》,《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45)《完善海外学人创新创业促进政策的思考》,《中国国情国力》2017年第6期。
(46)《社会救助的监测评估研究》,《中国社会救助制度:兜底与脱贫》文集,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47)《绿色发展与和谐社会视域下的低碳家庭建设研究》,《家庭和谐与社会进步论坛论文集》2017年12月。合著论文。
(48)《新时代女性创业的契机和促进政策》,《中国妇女报》2018年1月12日。
(49)《在双创发展中助推中国海归女性创业》,《留学生》杂志2018年3月。
(50)《大众创业时代下中国海归女性创业研究》,《北华大学学报》2018年7月。
(51)《中国女性参与贫困治理的生动实践与发展方向》,《中国妇女报》2018年1月12日。
(52)《改革开放40年的时代特征与留学人员的时代使命》,《留学生》2018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