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
一、本刊宗旨
《北京社会科学》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综合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双月刊,本刊自1986年创刊至今,始终以学术为本,坚持“百花争鸣、百花齐放”的方针,倡导学术理论创新和实事求是的学风,关注学术前沿,促进学术交流,不断探索高品位、有特色的学术期刊办刊路径,致力于建设一个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
二、刊发内容
本刊内容涵括文学、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注重对中国在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探讨,针对当代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与机遇所展开的多学科、跨领域研究为本刊传统与特色之一。
三、历史沿革
本刊创刊于1986年3月20日,初为季刊,160页,每期发文量24万字,全年96万字。随刊物影响逐渐扩大,2006年改为双月刊,112页,每期发文量19万字,全年114万字。为持续提高刊物影响力,2012年进一步拓展了刊发范围,增加了“哲学”“政治”“法律”“教育”“心理”“国际视野”等栏目, 成为函括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领域的大型综合性学术期刊。随着内容的扩展,稿源量也进一步扩大,原版面容量不能适应需要,遂于2013年期扩版增容,由112页增加为168页,每期发文量29万字,全年171万字。2014年《北京社会科学》再度增容,由双月刊改月刊,每期128页,每期发文量22万字,全年265万字。
四、社会影响
作为学术期刊,历届评选中保持了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人大复印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的地位,并于2012年成为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2015年进入武汉大学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刊行列,被新闻出版局列为本年度国家“百强学术期刊”北京市5本优秀推荐期刊。《北京社会科学》曾经获得很多荣誉,如入选中国期刊方阵,2006年获得“北京市优秀出版物奖”,2007年和2008年连续被评为第一届和第二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2008年《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获得北京市新闻出版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创意成果奖先进集体,2009年和2012年《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获得北京市新闻出版和凯发官网入口的版权工作先进集体。《北京社会科学》是广受社会关注的学术精品期刊。
五、努力方向
《北京社会科学》要坚持以打造一流学术名刊为目标,不断寻求突破。一是以更广阔的视野,把《北京社会科学》放在更宏大的格局中,准确规划,掌握节奏,稳步推进刊物扩版增容,达到质和量的双提高;二是推进匿名专家审稿制度,把握学术最前沿的研究成果,使刊物发出学术界最权威的声音;三是推进学术期刊编辑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互动战略,鼓励编辑发挥主动性和创作性,开拓更加广阔的选择空间;四是努力争取利用电子期刊平台,开辟自己的门户网站、采编系统和匿名审稿系统平台,利用好先进的科技条件,提高公正性、权威性,打造学术界的品牌形象,扩大学术及自身影响力。
六、投稿规范
根据《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检索与评价数据规范》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编辑规范》相关规定,制订本刊来稿规范如下,请投稿本刊者参照执行。
1.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可加副题名。
2.基金项目:凡获得基金资助的文章,应注明基金项目的名称及编号。自2015年1月起,本刊所刊论文原则只支持标注一项基金项目。
3.作者投稿请在题目上方注明通讯地址(用于速递校对稿及样刊)、电子邮箱及本人联系电话,以便联系校改事宜。
作者信息:包括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单位全称、
院系或部门名称、职务职称,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多位作者名之间加注不同的数字序号。
自2016年第1期起,本刊【文学】【历史】【哲学】【法律】
【文化】【教育】栏目刊发文章只支持独立作者;【经济】【社会】栏目刊发文章鼓励独立作者,合作者最多两位,不支持三位及以上作者。
4.中文摘要及关键词:摘要篇幅为100-300字,内容应为文章观点的高度浓缩,具有简洁性、准确性、清晰性和独立性,不用序号,不分段;关键词选取反映文章最主要内容的术语3-8个,关键词之间用分号分隔。
5.英文摘要:包括英文的题目、作者名、作者单位及院系或部门、所在城市名及邮政编码、国名、摘要内容、关键词。
6.正文:篇幅10000字左右为宜,用word格式排版。
7.注释:本刊不做脚注,一律采用尾注。注释序号用方括号标注,引用的文献页码以p 页码数的形式标注在正文中的注释标号后,如:[8](p126)或[8](p126),[9]或[8](p126-130、237),[9](p345)或[8][9](p345)或[8-9];一条文献多次引用时均用一个序号表示,页码可不同。文后注释应包括内容及格式示例如下(英文注释参照中文注释格式):
[1]孙启林.战后韩国教育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5.
[2]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
[3]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
[4]辛希俊.信息技术的应用展望[c]//.赵玮.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
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5]王思海.北京关停24所打工子弟学校
[eb/ol].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5433984.html,2011-08-17.
[6]世宗宪皇帝实录(第2册)·卷一二一[z].北京:中华书局,2012.
[7](清)何绍基.福建兴泉永兵备道熊君墓表[c]//.续修四库全书(第01529册)·东
洲草堂文抄·卷一六·碑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8][美]布雷姆著,郭辉等译.爱情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
[9]王彦章.清代奖赏制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论文,2005.
8.唯一投稿邮箱:; 投稿网址:
9.严正声明:最近,发现冒本刊编辑名义(在2015年发现假冒本刊的非法网站:http://www.jshkxbjb.cn/, 其联络邮箱为bjshkxbjb@163.com,支付宝账号为bjbjdzh@163.cm)向社会征稿、或称能在本刊代发论文者,据此向作者收取版面费、审稿费、检测费。对此,本刊再次严正声名:《北京社会科学》从未以任何名义和方式向作者个人或单位收取任何费用。《北京社会科学》向社会公开承诺,在审稿、录用及编校过程中不收取任何费用,稿件质量为本刊唯一用稿标准,任何收费行为均和本刊无关。
以后,如发现有损本刊声誉的行为,希望大家依法举报,同时也欢迎大家监督本刊工作。本刊也将在工作程序上严格把关。在审稿及编辑过程中,《北京社会科学》采用电子邮件或电话联系作者,根据作者来稿提供的电话联系作者时,本刊要求联系到的必须是作者本人;如果发现非作者本人接听电话等情况,即终止该稿件的录用工作程序。
请广大作者和我们一道共同维护清洁的学术环境;警告相关组织或个人立即停止损害本刊声誉的侵权行为,本刊将追究其法律责任。在此,本刊提醒作者在投稿时请认准本刊正确投稿邮箱及正规网站,谨防上当受骗。
本刊详细情况请登录北京社会科学网站查询,网址:.
《北京社会科学》微信公众号名称:北京社会科学; 微信号:bjshkx
《北京社会科学》编辑部
2016年1月25日